20230811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平台 / 经验集萃

创新思路,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日期: 2025-04-30 16:33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克拉玛依市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要求,不断搭建平台资源,加快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更好促进就业扩大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其中许可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4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5家,备案设立分支机构3家。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要围绕人力资源招聘、人才培训、劳务派遣等业务开展,在解决企业招聘用工需求、服务劳动者就业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增加政策供给引导产业发展。制定下发《克拉玛依市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服务企业用工措施23条、相关补贴8项,截至目前已兑现实习补贴4万余元。积极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可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减税降费、金融补贴等政策,激发企业用人积极性。二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完善政府购买指导性目录,将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就业和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测评、培训等内容纳入,鼓励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用人单位、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购买服务事项。

二、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引导,持续推进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一是持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112就业驿站已在我市主要街道、社区、学校和商业网点全面布局,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52场次,线上线下累计参与求职人数32129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4759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招聘引才实现就业972人,已完成全年任务(1300人)的74.77%二是加大零工市场建设。4家零工市场配合涌克来小程序找零工板块,多渠道全天候发布零工信息,454名雇主已完成入驻,发布零工岗位507个,零工意向登记总人数2189人,362余名劳动者通过零工市场实现灵活就业。三是全力做好劳务品牌创建工作。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市级劳务品牌认定工作的通知》,认定新疆荣康物业股份有限公司(荣康物业服务管家)、新疆发展宏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沙海油服)两家企业为2024年市级劳务品牌建设单位。截至目前,全市有自治区级劳务品牌建设单位1个,市级劳务品牌2个。

三、持续拓宽市场渠道,强化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供给

一是完善外部劳动力引进机制。积极拓展跨地区劳务协作地,与疆内外劳务输出地开展对接合作,带领39家企业2108个岗位赴喀什、和田、甘肃等地开展劳务对接活动。截至目前,外出招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人数437人。与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山西省等15个劳务输出地签订了跨地区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并在甘肃省天水市等5地市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二是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搭建招才引智通道。积极对接疆内外各高校,新丝路石油石化政校合作就业联盟新增至32家单位,并通过32所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发布我市各类招聘信息30余次。发挥克拉玛依市职业技术学院职在新疆人社就业服务站作用,共举办12场校园招聘活动,参会企业数150余家开展职在新疆直播带岗活动21次,观看人数达41507人次,开展政策宣讲、职业指导48次,累计参与人数5865人。

四、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建设,持续提升行业人才队伍素质

一是开展服务水平等级评价扶持骨干企业。经评定,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AAAAA1家,AA2家,A1家,其余均无星级。对于符合条件的融汇人力资源公司及时申报自治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奖补支持,已成功入选自治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骨干项目,获得一次性奖励资金10万元。二是认真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培训。及时为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宣传国家、自治区最新政策文件,不定期对政策措施内容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培训解读。举办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选派2名有潜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分别赴上海浦东人才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云生未来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跟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开拓工作思路。

五、持续搭建共建共享平台,赋能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发展

一是有序推进“1+3+N”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依托国家级示范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互联网+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克拉玛依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涌克来小程序和在全市主要街道、社区、学校和商业网点建成的112个智慧就业驿站持续进行涌克来微信小程序推广使用工作,已入驻企业雇主148家,个人雇主305人,零工意向登记总人数2377人,发布零工岗位544个,灵活就业超400,小程序浏览量44万人次。二是发挥各区特色积极建立人力资源产业园。结合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不同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智能化招聘大厅管理系统和无纸化招聘大厅,全面推进完成公共市场服务系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目前克拉玛依区产业园已拟定了人力资源产业园相关优惠政策和规划,洽谈且有意向入驻的企业20余家,预计9月底可开园,今年可申报自治区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六、开展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持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一是全力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虚假招聘、就业歧视、黑职介、未经行政许可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和劳务派遣业务等问题为整治重点,加强与市场监管、网信办等部门联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两年累计检查277家。对自治区推送的含有就业、性别歧视的招聘信息和市场监管部门推送营业范围含人力资源服务、职业中介的企业进行核实,已及时处理含有歧视内容的就业信息12条。二是认真落实告知承诺制和年度报告公示。督促指导各区全面推行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告知许可办理相关证书。认真履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下一步工作计划

克拉玛依市按照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的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体系,深度挖潜增效,用好、用足国家、自治区相关优惠政策,将努力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给能力,创新激励政策措施,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一)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对接合作行业协会、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积极培育我市有成长潜力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开展招才引智等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基本形成由人力资源招聘、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业态组成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主体进一步多元化,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各类业态协调发展。

(二)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互联网+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使人力资源服务方式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规模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招才引智、就业创业、人才培养、人才服务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态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技术平台创新。探索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中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广阔视野、创新思维、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适应全市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领军型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加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加大对国家、自治区各类政策解读力度,选派人员参加上海行业协会高端培训,助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大做强。

(三)切实发挥机构作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供给。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就业服务,加强与企业对接,主动摸排,定期收集、发布、共享企业需求信息,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求职者信息台账,协助企业通过本地挖潜、组织见习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拓展各类线上求职招聘服务模式,安全有序开展线下招聘活动,激发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加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力度。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依托我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领域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申报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制定本市扶持产业园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与产业园运营管理,探索符合市场规律、适应发展需要、运转灵活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借助上海援疆、人才联络站等优势资源,在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基础建设、规划设计及专家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力保障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

(五)建成更加公平、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依法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全面推行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全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对其审批和巡查检查,督促其合法、规范经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场监管、财政、税务、金融、人社、宣传等部门联合激励惩戒机制。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跟踪回访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回头看检查。


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4月30日

相关文件: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