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高质量的社会信用环境,既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保障。信用修复工作不仅有助于维护失信主体的切身利益,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信用秩序,让已履行相关义务的失信主体不再为负面信用所累,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此,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聚焦“四个进一步”举措,深入贯彻“执法为民”“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执法理念,让刚性执法更有温度。
一、服务更优一步。建立“三书同送”信用修复机制,推动信用修复服务前移。我局根据《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8号)、《克拉玛依市社会信用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信用修复工作指引的通知》(克交发〔2024〕7号),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和《信用修复指南》,主动告知行政相对人信用修复时间、方式、途径,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将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工作落实落地;引导和鼓励当事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信用修复提醒函》40余份。
二、效能更快一步。主动开展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指导,延伸信用修复服务链。推动新增行政处罚案件信用修复告知率达100%、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政策知晓率达100%、有意愿且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修复率达100%,实现“处罚即告知、解读即知晓、期满即修复”,为失信企业开启诚信重塑之门。针对企业提出的信用修复申请,由各执法大队负责初审、法规科负责复审,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告知申请人理由、依据;符合修复条件的,为企业出具整改证明材料,由企业自行在“信用中国”网站上传相关资料进行信用修复,帮助失信主体依法合规及时修复信用,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今年截至目前,我局修复行政处罚信用信息9条、涉及道路运输企业7家。
三、监管更深一步。为提升行业监管的精准性、靶向性和公平性,严格责任落实。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将信用修复工作纳入企业常态化管理,对信用修复进度较慢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加大督导检查频次,确保信用修复取得实效;对信用良好的企业,依法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降低因执法检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双随机抽查、日常监督检查、网格化监管等计划统筹管理,增强监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为守信者提供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四、宣传更进一步。多维度多途径加强信用修复的政策解读,从市场行为的“监督员”变身为信用修复的“通信员”。按照“边执法边普法”的模式,向市场主体充分宣传信用监管、信用修复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提升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在监管执法中既把握了“法度”,又送去了“温度”,助力市场主体重回发展“快车道”,促进社会信用环境不断优化。今年以来,累计向400余家道路运输企业、600余人次宣传信用修复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下一步,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信用修复机制,更好地助企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行为,营造市场主体“知信、守信、重信”良好氛围,为克拉玛依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9月12日